留学群

目录

速度法攻克GRE阅读

字典 |

2015-07-29 13:50

|

【 liuxuequn.com - GRE阅读 】

  下面是留学群整理的速度法攻克GRE阅读,欢迎参考。

  GRE阅读速度法两条主要技巧:1.跟踪和定速; 2.提高感知能力

  速度法攻克GRE阅读第一步确定起步点

  要知道自己目前的阅读速度,拿出练习书 (平摊在桌面上),选五行,数字数,计算平均每行的字数。

  例如:五行共62个字,62除以5就是每行12.4个字,四舍五入每行12个字。

  下面,选五页查行数,计算平均每页的行数。把平均字数与平均行数相乘即是每页平均字数.

  例如:五页共154行,154除以5即平均每页30.8行, 四舍五入每页 31 行,乘以每行 12个字即得每页372 个字。

  在第一行上作记号,计时器计一分钟——不要超过平常的阅读速度,要以理解为目的去读。一分钟之后,用每行平均字数乘以你读完的行数就得到了目前的每分钟阅读字数。

  速度法攻克GRE阅读第二步跟踪和定速

  利用跟踪器和定速器尽量减少有意识和无意识回读,缩短注视持续时间。首先看看跟踪器的重要性——计算当前阅读速度的时候,你有没有用笔或者手指头数字数或者数行数?如果用了,那就是追踪——利用视觉方法帮助引导注视效率和准确性。在控制阅读速度练习里来根除这种低效做法再恰当不过了。

  为了本文描述方便,我们用支笔来说明。用平时写字的那只手握笔,在每一行下面画线(不要拿掉笔帽),眼睛紧盯笔尖上方。这样笔就不仅是一个追踪器,而且还是定速器,能帮助维持恒定的速度,同时还能缩短注视时间。可以以写字的姿势握笔,不过最好还是把笔握在手下面,让笔平贴纸面。

  1) 技巧 (2 分钟):

  练习用笔作追踪器和定速器。在每一行下面画线,注视笔尖上方。不要担心理解的问题。每行最多读1秒钟,之后每页逐渐加快速度。坚持读,但是每行绝对不能超过1秒钟。

  2) 速度 (3 分钟):

  重复练习上面的技巧,现在每行读不超过半秒 (用说“万万千百万”几个字的时间读两行字)。有的人可能什么都没看懂, 这是很自然的。保持速度和技巧——现在是在调整感知反应,这个速度练习旨在帮助你的系统适应快速阅读。不要减速,保持每行半秒,读3分钟。注视笔的上方,注意技巧加速度。专心练习,别走神。

  速度法攻克GRE阅读第三步:扩大感知范围

  盯着电脑显示器的中心(相对于视网膜中央位置的注视区域),你仍然看得到感知得到屏幕的四边。训练边缘视线有效收集视像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到原来的3倍。未经训练的人阅读的时候视线从第一个字移动到最后一个字,1/2的边缘视线放在了页边上,这样25-50%的时间都浪费在一个字都没有的空白上了。

  下面举例说明。假设有这么一行字: “从前,学生每天用4小时快乐阅读。” 如果你能从“学”开始读,到“4”结束,那么14个字就少读了8个, 阅读速度加快一倍还多。这一点很容易实施也很容易和之前练习过的追踪定速结合。

  (1) 技巧 (1分钟):

  用笔追踪并定速,保持一行一秒的速度。每行一头一尾都跳过一个字。

  不要担心理解的问题。每行最多用1秒钟,之后每页加快速度。坚持读,但是每行绝对不能超过1秒钟。

  (2) 技巧 (1分钟):

  用笔追踪定速保持每行1秒。每行开头和结尾都跳过两个字。

  (3) 速度 (3分钟):

  现在每行开头结尾都至少跳过3个字。重复练习,每行不超过半秒 (每两行的时间不超过说“万万千百万”的时间)。

  有的人可能什么都没看懂,这也没什么奇怪的。保持速度技巧——这是在调试感知反应系统,这个速度练习旨在帮助你的系统适应快速阅读。不要降低速度,以每行半秒的速度读3分钟,注视笔的上方,注意技巧加速度。集中注意力做练习,不要走神儿。

  速度法攻克GRE阅读第四步:计算新的阅读速度(每分钟阅读字数)

  在第一行上作记号, 用计时器计一分钟——用最快的理解速度阅读。读过的行数乘上之前算出来的每行字数就是你最新的阅读速度(以每分钟阅读字数表示)

  如果大家是为了练习这一技巧,不建议用读1篇文章的时间读3篇不同文章,而是将1篇文章读3篇。这样就可以以练习为目的,进行不断巩固加强。再用其他文章测试。按照这种方法,相信大家一定能迅速提高GRE阅读速读。

  推荐阅读:

  2015年GRE考试报名入口

  2015年GRE考试时间表

  2015年GRE考试全国考点汇总

  2015年GRE考试四大趋势预测及考前备考攻略

  2015年GRE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及查询流程详细讲解

  GRE词汇表下载

  GRE词汇分类记

  想了解更多GRE阅读网的资讯,请访问: GRE阅读

本文来源:https://gre.liuxuequn.com/g/2541168.html
延伸阅读